Msfc / 名师风采

把学生放在学校中央 把老师放在心上

滨海国际|初心不忘  任事为“生”
——潍坊滨海国际学校“抗疫先锋”之高中篇

 
    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是爱的化身。在潍坊滨海国际学校高中部,有这样一批默默奉献的老师,他们身体力行,专心教学,与学生相处相伴,特别是自疫情防控以来,闻令而动、勤于任事,展现了新时代人民教师的使命担当,成为学校防控“疫”线的最美抗“疫”人。现展示如下:

             
 
杨树飞、孙明瑞:“疫”线夫妻档,大爱更深沉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高三复学、封闭在校的特殊时期,杨树飞、孙明瑞这对在高考备考一线的教师夫妇,心怀对莘莘学子的深沉大爱,舍小家、顾大家,同时搬入学校,克服生活中的重重困难,全天候陪伴高三学子备考高考。学校和所住小区仅一路之隔,家中父母年事已高,而且母亲年前不幸遭遇车祸,目前生活尚需他人照顾;尚在大学读研究生的女儿站了出来,居家线上学习的同时,代替他们担负起照顾老人、打理家务的重担,分担了压力与责任。他们投身三尺讲台,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用行动、坚守践行人民教师的初心使命,感知着为师者的苦与累,收获着为教者的喜与乐。
 
             


王敏:疫情面前显初心,守护学生速前行
 
    “见到宝宝第一件事情,就是给她一个大大的拥抱。宝宝11个月了,现在都是奶奶在家照顾她。今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自己今年任教高三,只能在空余时间里,通过视频通话形式,看一看女儿稚嫩的脸庞……”高三复学封校期间,以校为家一月有余的王敏老师,略带哽咽的表示。自高三复学复课以来,她便把家搬到了学校,与学生并肩“战疫”、一起成长,用爱守护学生人生中的关键期。她对待学生,认真负责;对待工作,兢兢业业,每天奋战在高三课堂上,带领学生稳步前行,彰显了润物无声、一心为“生”、潜心教学的师者精神。
 
             


马海霞:尽教学之责,展巾帼风采
 
    马海霞,高三英语教师、学科带头人。她在日常教学中,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始终保持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4月15日,高三复学复课,对她来说,既感到欣慰,又心生纠结,欣慰的是终于结束了长时间面对电脑屏幕教学给双眼带来的痛苦,跟学期一起面对面教学;纠结的是复学后学校封闭管理,家中尚有忙于学业的孩子需照料,同时父母也上了年纪,也需要照顾。“妈妈,您放心去学校吧,我和哥哥都是大孩子了,学校高三的大哥哥、大姐姐现在更需要你……”孩子的懂事,让她暖心感动。“在这个非常的时期,我们每个人能做的,就是尽自己最大努力,做好该做的事情,守护着学子们大胆逐梦”她动情地表示。她倾心于课堂,一手抓防疫,一手抓教学,引导学子学会“两条腿走路”,展现了良好的职业精神,为全体教师做出了表率。
 
             


付廷彬:“疫”路同行,备考良师
 
    天气降温时,他及时地叮嘱;遇到挫折时,他耐心地开导;课间活动时,他密切关注学生身心状态……深夜安顿好最后一间宿舍、待学生全部晚休后,方把一天繁忙工作按下暂停键,这就是傅廷彬一天的日常。付廷彬,高三数学教师、学科带头人,省级优秀教师、潍坊市立德树人标兵。“老父亲去年走了,老母亲自己一人在家,患有脑血拴,生活不能自理。平时主要是由我照顾她的日常起居”付廷彬满是哽咽地对笔者说。高三复学复课后,面对老母亲日常起居照料问题,他几经艰难择决,最终拜托同村亲友照顾,自己全身心投入到了数学教学中,他用实际行动和忘我付出,践行了“育人第一”的宗旨,彰显了作为为人师者的职责与担当。
 
           

张春春:用心为学子,尽责在“疫”线
 
    张春春,高三英语老师,英语专业硕士学位,潜心研究高中英语教学。最近一次碰见张春春,是在学校围栏处:她正隔墙叮嘱多日未见的孩子,母子恋恋不舍、不愿分别,叫人动容。高三复学复课以来,她以校为家、专心教学,丈夫出差在外,家中年近七十岁的母亲、不满3岁的孩子,时常让她牵挂不已。母亲患高血压,勉强照顾孩子起居。孩子晚上想妈妈,经常用被子蒙住小脸,偷偷地哭。封闭在校满一周时,孩子打来电话:“妈妈,你下班了吗?我来接你”那稚嫩的声音,戳痛了她的心,顿时泪涌。就这样,孩子在老人陪伴下,常会来到学校围墙外,寻找妈妈、等待妈妈。她把这种期待化作了工作的动力,引导学生不断越过“障碍”,向着高考的目标迈进。
 
           

申辰:三千桃李,不负师情
 
    申辰,高中历史老师,学科带头人。学校2017年从衡水引进的优秀教师。他在教学中,认真钻研教材,大胆创新与实践,尤其注重对教学方法的探索,以广阔的学识带领学生徜徉于历史长河。作为班主任,他始终把学生的身体健康摆在首位,及时传达疫情防疫信息、准确统计班级防疫材料,时刻冲锋在战“疫”前沿;同时,积极组织备课组筛选优质资源,提高线上授课的质量,让学生在“超长寒假”中充实度过每一天。“除了日常历史教学以外,常和同学们进行交流,询问他们最近状态如何?生活上有什么困难?“我会和同学们一起走过这段关键期,陪他们打赢人生的这场特别战役”申晨信心十足地说。
 
           

杨玉晶:一念执着,守望花开
 
    从走上讲台那一刻起,她就捧着一颗赤诚之心,默默耕耘,不为光环,勇于担当,乐于奉献,凭着对学生的热爱、对教育的执着,持续收获了喜人的成绩,她就是高二语文教师杨玉晶。复学复课以来,学校实行封校管理,所有老师和学生同吃同住在学校。杨玉晶上有刚动完手术、卧床在家需要照料的婆婆,下有两个尚处年幼的孩子,丈夫工作又很繁忙;她只能将孩子暂时托付给七十多岁的老母亲,自己带着铺盖搬进学校,专心陪伴学生。除了正常的课堂教学,晨午晚检、路队指挥、疏散引导、维持秩序,她穿梭在校园、餐厅、宿舍的每个角落,默默做学生知识的传授者、安全的守卫者、压力的纾解者,帮助学生迅速进入状态。她每天联系一位学生家长,交流学生在校情况,为他们送上一丝慰藉;每天与一个小组的学生谈心,激发他们学习斗志,更好地适应在校生活。
 
           

张永钦:宝妈抗“疫”不缺席,杏坛新秀勇担当
 
    甘为孺子育英才,克勤尽力细心裁。张永钦,高一化学教师,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自入校执教以来,立足本职、兢兢业业,不断超越,追求卓越,无论课堂教学还是立德树人都非常出色,迅速由一名年轻老师成长为学科骨干。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一边是不满一周岁的宝宝需要照看,一边不能耽误学子的线上学习,两边的任务都沉甸甸的。线上教学之余,宝宝睡着休息后,她还要抓紧利用空档写教案、做课件、批改当天学生作业、解答学生课后问题,往往一直忙到深夜,只为自己的“线上课堂”目标能高质量地达成。
 
           

徐泽昊:战“疫”有我,青春同行
 
    在高中部,有一群青年教师,无论是线上教学,还是复学一线,他们乐于奉献,勇于担当,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青年教师的责任,徐泽昊就是其中的一员。他自参教以来,一直担任学校高中部的体育学科教学。疫情防控期间,他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抗击疫情的战斗中,除完成日常体育教学外,主要协同其他同事准备防疫物资、统计高三老师居家打卡定位、高三艺体老师晨午晚体温检测、高三全体师生晨午晚检统计表……面对复学之初期千头万绪的工作任务,他任劳任怨、默默工作,坚守在防疫教学第一线,成为青年教师中的优秀代表。
 
           

周俊丽:一心“移”疫,助力战“疫”
 
    周俊丽,心理健康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自疫情防控以来,从居家线上学习一直到学生复学复课,她一直保持在“战斗状态”,持续为师生及学生家长提供心理知识宣传、网络心理辅导、家校联合指导等系列心理服务,筑起一道疫情防控的心理防线。复学复课后,她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帮助学生调节不良情绪,尽快适应复学生活,重点关注心理波动的学生,帮助他们重建生命的活力;同时开通心理辅导与信箱服务,与学生家长及时沟通,与家长交流教育孩子的方法,携手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积极开发心理微课,包括高三、初三考前心理辅导,8期冥想系列课程,10余篇的心理知识,专注于师生心理辅导教育。
 
 
文字撰写|王晓辉
图片整理|王晓辉
内容审改|品牌战略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