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鲲城印记 > 学子风采 >

活动喜报|潍坊滨海国际学校学子“家风好故事”演讲获佳

发布日期:2020-12-11 02:39:27

 
活动喜报|潍坊滨海国际学校学子“家风好故事”演讲获佳绩
 
12月9日下午,由山东省文明办、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关工委、山东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好家风.新时代好少年》“家风好故事”演讲海选活动潍坊滨海国际学校专场,在学校北区综合演播大厅隆重举行。潍坊滨海国际学校共选拔了10名优秀学子参赛,她们以饱满的热情、质朴的感情、生动的语言、鲜活的事例,充分表达了自己对家风家训的理解,从不同角度阐释了好家风、好家训对个人、家庭、社会的积极影响。最终,经过评委现场打分,袁靖茹、王英璇、郭梓橦、刘书含、赵梓琪5名参赛学子脱颖而出,获得省级“家风好少年”称号;于雯涵、方欣超2名学子取得上传“家风好故事”短视频资格。潍坊滨海国际学校成为山东广播电视台迄今为止海选中学子获奖最多的学校。山东省广播电视台《中国好家风.新时代好少年》栏目组领导姚芸、陈昱良、于玲欣现场指导活动。潍坊滨海国际学校党总支副书记马高峰,纪检书记陈恩之,副校长袁延香,副校长王敏,以及部分中层主任和五、七年级全体师生参加了活动。活动进行了现场网络直播。




 
孙质斌: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六年级二班孙质斌同学,演讲题目是《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她讲述了在妈妈鼓励下,自己通过卖报纸赚来的钱、买画笔,捐给福利院小朋友的故事。助人为快乐之本,有时仅仅是举手之劳就可以使他人受益,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假如我们大家都做“送花之人”,学会关爱别人,学会分享快乐,这样大家是不是都会“手留余香”呢?孙质斌的妈妈就是教导孩子亲身感受帮助他人带来的快乐,用无私之心培育美好心灵。


 
杨清雅:诚信伴我成长
 
二年级八班的杨清雅同学,演讲题目是《诚信伴我成长》。她讲述了爷爷小时候诚信做人的故事。有一年,洪涝灾害,洪水淹没了村庄,当时家家户户的粮食集中存放到磨坊。洪水退去、再去取时,自家的粮食却怎么也找不到,爷爷两手空空回家。太爷爷责问“有那么多粮食,为何不随便背一袋回来?”爷爷说“如果我背回来了,别人就会挨饿了。”老一代人,吃过苦、挨过饿,小时候吃饱穿暖更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在生活如此拮据之时,仍然恪守原则,坚守底线,爷爷用自己的故事,传递给子孙后代:至诚至善才是做人的根本。


 
刘书含:传承良好家风,弘扬传统文化
 
六年级五班刘书含同学,演讲题目是《传承良好家风,弘扬传统文化》。从小,刘书含的父母便让其学习《三字经》和《弟子规》。古语有训,“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刘书含同学在日常生活中,对父母交代的事情从不拖沓,尊敬长辈,待人有礼,与父母平日里的教导是分不开的。好家风、好家训,正是传承了前人的文化底蕴,弘扬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袁靖茹:握紧,那双手
 
七年级一班的袁靖茹同学,演讲题目是《握紧,那双手!》。她说,曾经奶奶对自己无比疼爱,自己却有些不以为然。直到有一次奶奶生病住院,爸爸在病床前夜以继日、毫无怨言地悉心照顾,从爸爸的身上真正感受到了什么是孝顺。好家风就是这样耳濡目染、言传身教,如春风化雨般浸润心田。


 
赵梓琪:百善孝为先
 
三年级四班的赵梓琪同学,演讲题目是《百善孝为先》。赵梓琪的父母将对待老人的生活点滴作为生动的“家庭教育课”,让她真正懂得了孝敬老人,不仅是作为子女义不容辞的义务,更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报答。


 
于雯涵:勤俭家风,浸润心灵
 
四年级一班的于雯涵同学,演讲题目是《勤俭家风,浸润心灵》。于雯涵同学的姥爷是一名老兵,曾经峥嵘的军旅生活,让其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家里废弃的物品总能被姥爷变废为宝,阳台的书架、小书桌、小板凳,都出自姥爷之手。姥爷的勤俭节约,也影响着家里每一个人。淘米的水用来浇花、洗衣服的水用来拖地、人走灯熄……生活点滴,皆是良好家风的展现。“富时不俭贫时悔,见时不学用时悔”。好的家风,不仅是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以严格的家训时刻规范自己的言行。


 
王英璇:牵手节约,低碳生活
 
八年级五班的王英璇同学,演讲题目是《牵手节约,低碳生活》。在物质生活极为丰富的今天,很多人认为低碳就是回归简朴,过最节约简单的生活;但在日常生活中要如何做到低碳,很多人却无从下手。王英璇同学就是在爸爸的带动下,慢慢清晰了低碳生活的概念。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在爸爸的影响下,也渐渐养成了不使用塑料垃圾袋、生活垃圾分类丢弃、一水多用、骑自行车低碳出行等习惯。好的家风,就是榜样的引领,是父母的熏陶,是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


 
赵轩仪:传承好家风,百善孝为先
 
五年级二班的赵轩仪同学,演讲题目是《传承好家风,百善孝为先》。赵轩仪同学的妈妈是一名警察,爸爸是一名工人,平日工作都很忙。下班回到家,她会和妹妹给爸爸妈妈准备好拖鞋,帮姥爷洗菜做饭,一家人各司其职,和睦融融。好的家庭氛围,是一颗向善向美的种子,在充满爱的环境下,会慢慢长成参天大树。


 
方欣超: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六年级五班的方欣超同学,演讲题目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方欣超的奶奶虽然已经85岁高龄了,但垃圾分类、绿色环保等低碳生活意识,却比年轻人还要前卫。认真学习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为方便大家记忆,还编排了朗朗上口的快板,最终动员起全家人、社区居民共同参与到低碳生活中。好的家风,不仅能感染自己的家庭,更能形成社会上的良好风气,让身边的所有人受益。


 
郭梓橦:纵有疾风来,人生不言弃
 
八年级十班的郭梓橦同学,演讲题目是《纵有疾风来,人生不言弃》。人生十之八九,总有不如意之时。但人生就是要越挫越勇,才能逆风翻盘。郭梓橦同学就是通过父亲的鼓励,直面成绩的不如意,再通过自己努力,最终获得了满意的答卷。父母适时的鼓励教育,是孩子气馁时的“强心剂”,可以让她时刻保持内心强大,面对挫折永不言败。
 


以上10位选手的演讲,非常精彩与感人,感染着每一位观众,感动着每一位同学。大家不仅欣赏到了一场精彩的演讲比赛,更深刻感知到了青少年对好家风的理解,以及对优秀家风文化的传承。
 




潍坊滨海国际学校今年新创办的校园广播电视台小记者王英璇同学,在比赛后对本次海选比赛的评委山东广播电视台《中国好家风.新时代好少年》栏目组姚芸女士进行了采访。姚芸女士表示,这次演讲海选,旨在让广大中小学生了解了我省优秀的家风文化,传承了向善向美向上的文化基因,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通观本场海选,潍坊滨海国际学校的参赛选手表现让她感到惊喜,所有选手都是在用情“演”、用心“讲”,在场观众都实现了共情、共鸣,自然而然地融入了进去,一起跟着选手的演讲情绪此起彼伏,效果特别好。


 
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家风是一面镜子,它起始于先辈的积累,浸润于后人的血液,要一代接着一代地去传承、发扬、光大。潍坊滨海国际学校全体学子将以本次演讲海选活动为契机,体味参赛选手们平凡而感人的家风故事,一起去感知家风、学习家风、传承家风,共同讲好“家风好故事”,努力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初稿提供|王俪晓
稿件审改|品牌战略促进中心
照片拍摄|张子民
素材统筹|德育部